近年来,以不满14周岁的幼女作为犯罪对象的强奸罪在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在此类奸幼型强奸案件中,部分案件没有出现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危害后果,但存在行为人长期奸淫多名幼女、对幼女使用胁迫手段、严重损害幼女身心健康等情节。此类案件是否属于“罪行极其严重”,如何把握死刑适用标准,司法实践中认识不一致。我们认为,判断奸幼型强奸案件是否达到“罪行极其严重”的死刑适用标准,应当依照刑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司法审判经验,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着重从侵害对象、侵害人数、侵害次数或者持续时间、作案手段、危害后果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
关于侵害对象。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项规定,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处,从重处罚,体现了严厉惩罚奸淫幼女犯罪的立法态度。幼女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期,身体器官和心智水平尚未发育成熟,不能正确理解性行为的社会性质、意义和后果,在面对性侵害时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与成年妇女相比更容易遭受性侵害。因此,立法者对幼女给予了特殊的保护,相应地,在司法环节对奸淫幼女犯罪也应当从重处罚。一般来说,幼女年龄越小,身体发育越不成熟,受到的伤害越大,故对被告人的惩罚相应也应越严厉。 关于侵害人数。强奸罪侵害的人数越多,则罪行越严重。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二项的规定,强奸罪的加重情节包括“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强奸妇女、奸淫幼女3人以上,属于“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这里的“多人”是指被某一行为人强奸的不同个体的总人数,而非“人次”。下列情况属于“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1)单独计算强奸妇女人数或者奸淫幼女人数不满3人,但两者之和达到3人以上的;(2)每次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人数不满3人,但累计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3)强奸既遂的人数不满3人,但加上强奸预备、未遂或者中止的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4)作为实行犯强奸的人数不满3人,但加上作为帮助犯、教唆犯强奸的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对于奸幼型强奸案件,侵害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应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量刑档次内从重量刑。是否适用死刑,应从奸淫的幼女人数、强奸既遂人数、作为实行犯强奸的人数等方面具体分析。
关于作案次数或者持续时间。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没有把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次数或者持续时间明确规定为强奸罪的加重情节,但通常认为,对被害人多次或者长期奸淫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一项规定的“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行为人在长达数月、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多次对被害人进行强奸,既反映了犯罪行为极其严重的客观危害,也表明行为人具有极深的主观恶性。对于奸幼型强奸案件,如果行为人多次或者长期奸淫幼女,次数越多,连续作案时间越长,则罪行越严重,从重处罚乃至适用死刑的根据就越充分。至于达到何种作案次数或者持续时间可以考虑判处死刑,则应根据具体案情综合分析。
关于作案手段。作案手段是行为人为了达到犯罪目的而采取的具体犯罪方法。不同的作案手段对于能否顺利实现犯罪目的所起的作用不同,使被害人遭受痛苦的严重程度也不同,能够体现出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虽然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将强奸妇女和奸淫幼女规定在同一个法律条文中,都规定为强奸罪并配置了相同的法定刑,但在犯罪构成要件特别是犯罪手段方面,二者有明显区别。强奸妇女犯罪必须是行为人违背妇女意志,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而奸淫幼女犯罪的成立,不要求行为人采取特定手段,也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只要行为人明知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都应当以强奸罪论处。如果采取暴力、胁迫手段奸淫幼女,或者当着幼女亲属、熟人的面奸淫幼女,或者使用残酷、变态手段奸淫幼女的,一般都应当作为强奸罪的酌定从重处罚情节考虑。
关于危害后果。强奸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性自由权利和幼女的身心健康权利,其危害程度是由被害人遭受的身体或精神损害大小决定的。虽然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五项将“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规定为强奸罪的加重情节之一,但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强奸致被害人重伤、死亡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对于奸幼型强奸案件来说,即使没有出现幼女重伤、死亡后果,但随着被害人年龄增长,被强奸的经历将长期、严重地损害其身心健康,给幼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留下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行为人违背幼女意志,强行与幼女发生性行为,直接侵害了被害人的身心健康、性羞耻心理。二是在行为人以揭发隐私的胁迫手段长期奸淫幼女的情况下,幼女整日生活在担心“丑闻败露”的恐惧之中,不敢违抗行为人的意愿,也不敢将遭受强奸之事告诉任何人,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三是幼女在今后的生活中,受到亲属的责骂以及来自社会的嘲讽、歧视后,会产生深深的自责心理和负罪感,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自杀,或者产生“破罐破摔”心理,不再珍惜自己的名誉、家庭,或者对男性产生仇视、报复心理,成为潜在的犯罪人。因此,在对奸幼型强奸案件决定是否适用死刑时,要特别重视被害人遭受的心理创伤程度,全面、客观地评价强奸罪行是否属于“罪行极其严重”。